人的思想具有超越时代、超越地域的共性,但又共同具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个体的特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自然会体现在他的立意、谋划、言语表达和行为举止上,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方面的差异最典型的就是中西民族的思想和气质的差异。季羡林说:“中西文明的差异,根源在于思维方法的不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图书理论中“以象喻书”的广泛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找到“借书象”思想的根源,就必须找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根源。关于西方人习惯于从自然界和事物敌对的一面冷静客观地分析讨论,把艺术看作是对自然的模仿,中国从一开始就以“天人合一”的能量为思想根源,万物与我为一体。通过感觉、感受和理解,我们以理性认知对世界整体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而不是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划分成独立的认知政策。艺术不是对外来事物的模仿,而是根植于心。这个“心”是万物之情与神明之德的结合。具体来说,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直觉感知、形象对比和无缝衔接。
古代书论中“取象喻书”的思想办法
时间:2022-03-01 1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