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幅画,必须触及两个问题。一、葛洪为什么会成为传世的绘画流派?王蒙的绘画在绘画史、学术、播音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茅山是道教著名的圣地,山石高峻,山谷幽深,峰峦叠翠,云雾缭绕。它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没有灰尘痕迹的奇怪而神秘的地方。相传,葛洪曾经为了采药、修道、炼丹,住在茅山大毛峰东侧的宝璞峰。时至今日,仍有丹井、宝普寺等遗址。过去的葛洪是三国方士葛玄的侄子,人称小仙翁。葛洪曾称自己“少好魔术技巧,负一步,我愿求教,不惧风险。”每次听到不一样的话,你都觉得自己很幸福。虽然我在笑,但我不觉得尴尬。“关于他的生卒年,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他从283年到363年活了81年;第二,他从283年到343年活了61年。葛洪是研究儒道两家的学者和医学家,涉及百家。很多人不知道,葛洪的现代医学知识,甚至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因为早在东晋时期,黄花蒿就由葛洪提出作为治疗疟疾的药物。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获奖后,屠呦呦曾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药给人类的礼物。在研发的关键时刻,是中医古代文献给了她思路和灵感。屠呦呦的中医古代文献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正是那句“用两升水托住黄花蒿,拧干汁液,量力而行”,给了屠呦呦很大的启发。如今,在罗浮山(葛洪迁居之地)朱明洞的洗药池旁,立着一块统一的石碑,上面写着“治疟黄花蒿之源”,这是葛洪的伟大奉献。2016年9月,为迎接1700年前的圣人葛洪,在罗浮山专门召开了第三届中医药科学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