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恭绰的《竹石画》是大千先生在四川仅存的藏画之一。这幅画是以宋元时期的古代方法为基础的。其构图谨慎,笔法深刻,枝叶迎风外露,苍劲婉约,薄而倔强,干笔潦草,墨苔厚重,古意盎然。画中题字特别有价值,记录了1940年春天的两个人。
至于1940年春叶恭绰与张大千在香港的书画收藏交流,截止到2019年4月15日,没有艺术史学家的专门文章。李永桥的《张大千传》和王嘉诚的《张大千传》都是1940年春在成都发表的。鉴于王世清、启功、王种修等人在美术史研究中的特殊作用,我们采用考证的方法,初步整理了叶恭绰、张大千1940年春的相关文献,认为他们在港期间有过文明交流活动。打听一下叶恭绰在1940年初春的行踪。根据国民党中国文明促进会会刊《文明传播》的相关报道,1939年11月至1940年2月,叶恭绰主要忙于“广东文物博览会”。展览由前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委员、香港中华文明协会创办人叶恭绰主办。1939年11月15日,在名单第一次展览的筹备会议上,叶恭绰被选为主任。详见《文明传播》第2期(1939年11月20日)。1940年2月21日,战时逃亡香港的广东乡村先贤在凤屏山图书馆聚集了抢劫后留下的2000多件珍宝,在盛况空前举办了“广东文物博览会”,轰动一时。叶恭绰出席开幕式并与嘉宾合影留念。与此同时,张大千还完成了上海艺术展,带着藏画来到香港,与、杨云石、、陆、何冠武等齐聚一堂。一起欣赏书画,一起享受过去。其间,1939年,张大千、杨云石、、陆观看谢兰生《山水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收藏馆)的画面,题词千余条:
11月,尤文先生外出观摩道法真迹。莫云郁郁寡欢,笔法朴实,就像元人一样。藏在冷窝里的黄山地图,绝对与此相似。公路天桥之前应该看过冷画,所以可以神奇。岭南画人,三五成群推着两个柴火,以为远不如道士,文先生却以为不是。同行的还有杨云石、和陆。张大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