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国画界的一些做法,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失落。有时我们似乎忘记了“继承和开放我们的传统文明”的任务,“85思潮”的热潮(80年代中期),美术的多元化和世界对话情境的呈现,当代笔墨似乎不再满足于20世纪初画家们提出的改良和开放的标准。很有必要从中国传统笔墨中彻底分离和抛弃。有人说这是要脱离中国传统文明还是要“割肚脐断奶”。张定提出的“守住中国画的底线”(即传统笔墨)现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也许我们的担忧是残余的,因为过去的历史总会向前翻。如明初画家摒弃“元四家”画风,取南宋画风,产生了“浙派”、“吴派”。而后,当“吴门画派”衰弱时,董其昌觉得有必要振兴画坛,提出以古为先,向五代董源、巨然学习,继承被世人称为“华亭画派”的“元四家”传统。清初“四僧”不屑上朝“四王”模仿董其昌的陈、陈的攻击,另辟蹊径,在国画史上达到新的高峰...
这样的回转和变化从来都不是持续的,所以只要中华民族还存在,中国画就永远以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的能量特征存在,以往的历史在修正中肯定会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