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在端阳嘉靖中轴线上,鲁直画了一幅园中无骨花的景象。主景以蜀葵为中心,不是太湖石,左边是石榴,两边是山丹和灵芝。主场景虽然居中,但坡度向下倾斜,水平加入石榴,这样除了构图细致的主场景外,还有斜向的动态,不死板。这幅画的构图与陈淳(1438-1544)相似,但没有陈淳奔放的气息。同时,自然典雅的韵味是自沈周(1427-1509)和文徵明(1470-1559)以来吴派画家所追求的风格。鲁直(1496-1576),明代江苏吴县人。字平叔,号宝紫山。洒脱仁义,谓之孝。诗与书法相结合,山水花鸟都能相当好的表现自己。尝一尝文衡山和祝枝山的大门,画的名字和恒山差不多。
此外,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明代《正午瑞图》现包括孙的“画端阳景”轴、陈的“端阳景”轴、的“端阳景”轴、的“画端阳景”轴等。其间,孙的《》以无骨的手法,写出了菖蒲、石榴、蜀葵等时令花草,色彩淡雅,是一幅写生佳作。陈的《端阳景》用合适的笔在宣纸上画花和石头。虽然它看起来像草,但它生动而狂野;刘广的《画端阳景》采用了既无骨又悦人的绘画方法,笔法简单,色彩丰富,富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