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学家麦克·费瑟斯通曾在著作《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明》中借用鲍德里亚的理念,认为自从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现在对生产的强调已经转向对再生产的强调,即无限的模仿和标记,各种实践的日子通过前印象转化为一种“模拟”。这种“模拟”现象,我们在世界各大城市的百货公司、商店、商业广场随处可见。其实这就是所谓的“梦幻世界”——无数被展示产品的巨大错觉效果,往往转化为追求新奇的部分动力,成为梦幻印象的来源...这样,大城市的日常生活才有了审美意义。生产也转向为这些“日常”生产“梦想”的行业;我们的城市现象在广告、商场营销、产业规划和贸易展览等领域不断稳定。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用它们的风格和特征来代替它们,来理解这些艺术展览作为“糖果盒”的价值。商场作为一个消费和平等的场所,在美学上是“日常的”。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崩塌,被产品包围的高雅艺术的特殊保护地位消失。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也可能适用于放纵的艺术和未来更多新的展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