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中国画的色彩概念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行概念,所以有五种颜色,即绿、黄、红、白、黑和五色。《李周考公基书》说:“绘画成就有五色,东有绿,南有红,西有白,北有黑,天有神秘,地有黄。”在古代,黑色是中国的主色调,黄色是中国人的肤色。在五行中,古人把黄色定义为中心正色,它标志着大地的颜色,被称为“中性”色。通过以上思路,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传统的绘画色彩观中,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并不是参照客观事物的色彩进行模仿,而是先将描绘的政策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再根据类别来规划色彩。
中国传统壁画在色彩运用上完全遵循这种分类和着色方法。色彩不拘泥于自然政策,主观色彩选择彻底。画面的色彩其实是画家心灵美学的外在表现方法,是一种象征性的色彩。这种色彩表现方法解放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方法,使中国画的色彩表现摆脱了图像的束缚。如果我们把西方的颜色科学称之为源于光学的科学色彩学,那么我们中国传统的颜色理论就可以称之为哲学色彩学。《永乐宫壁画》是这种哲学色彩学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