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给作者留下更深印象的,是原墨所蕴含的丰富的墨色变化。正如古诗所说“我试读你匆匆的笔记,发现墨迹太淡”,这一点在《祭侄稿》的初步表现中非常有意义。《祭侄稿》顶行比较淡,可能是笔的含水量比较多,也可能是墨水打磨的不好。之所以没有渗透,是因为当时用的纸还是熟的。通过第二行,不仅墨水颜色与顶行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且可以显示使用的油烟墨水的光泽度。在董波的灯光下,从周围的表面可以看到第二行“任申”二字墨色的光泽,与顶行类似松烟的淡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我们看印刷品的时候,当然也可以看到《祭侄稿》的顶行和第二行是有对比的,但是墨和光泽的对比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出现印刷品。而且,这里只是以顶线和二线的对比为例。其实整部《祭侄》手稿都充满了这样的墨色变化,让人远远就能感受到里面的起伏。无论如何,作者在排队几番火速阅读后,都没有找到杉原邦彦先生提到的“眼泪”。
《祭侄文稿》的出色表现
时间:2022-04-16 08: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