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凝聚中国力量
时间:2022-04-29 09:02:18
介绍吴为山“塑造心灵学习历史”雕塑展及相关创作。本次展览名为“塑造心灵学史”,我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制作的四组雕像中的一组,被完整地搬到了国家博物馆展出。 但并不是直接把作品搬离现场,因为现场的雕塑已经粘在了地上。 这一次,在原来模型的基础上,做了一个新的。 2005年,我受江苏省人民政府邀请,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了这样一组雕塑。 当时最重要的其实不完全是雕塑和建筑的关系,因为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更重要的是,我们站在什么样的立场?我们是站在复仇的立场,还是站在全人类和历史的高度看待这件事? 艺术家应该是一个代言人,为一个民族,为中国,为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观,包括我们的战争观和平观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当时我决定不做日本兵屠杀中国人的那一幕,因为这一幕在一些历史照片中已经被多次提及,不需要通过雕塑来再现。 我更多的是一种反思,更多的是从人性的角度考虑。 & nbsp& nbsp& nbsp吴为山:国家公休日的设立可以凝聚中国的力量。& nbsp& nbsp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话,“安全而不忘危险,生存而不忘死亡,治理而不忘混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因此,国家公休日不仅是对逝去同胞的缅怀,更是对包括海内外中华儿女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鼓舞。 以这种国难,不断提醒大家,我认为这种凝聚力和忧患的力量,在今天可以转化为富国强兵的力量。 & nbsp& nbsp& nbsp& nbsp吴为山是一座文化名人的雕像。& nbsp& nbsp我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和振兴,不仅要靠经济,更要靠灵魂和民族智慧,其中文化是最重要的。 当然是人民创造文化,那些崛起的知识分子是人民和文化的代表。 我想雕刻他们的形象,无论是孔子、老子、苏东坡还是李白。 这些历史人物,如果被塑造成一个巨大的雕塑森林,让每一个人物都站在历史空的房间里,而这个空的房间不仅是一个真实的空的房间,而且这个空的房间会占据整个社会和年轻人的思想/。 这样,民族精神就会建立起来,不再是一句话空。 为山:用文化名人雕像传播中国文化。& nbsp如果有外国机构请你做外国人的画像,我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问题是,我把中国的孔子、老子、齐白石等人的雕像放在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 我们今天要做的是如何在全世界建立像孔子和老子这样对人类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这不仅仅是一个形象站出来的问题,实际上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肯定,也是对世界人民的回应和呼应,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可。 & nbsp& nbsp& nbsp& nbsp吴为山对写意雕塑的解读:& nbsp& nbsp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雕塑也是如此。 然而到了现代,一种中国自己智慧所体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却被遗忘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出了写意雕塑的概念。 我们通过写意来表达精神和意义,这是中国民族美学的审美特征。 写意雕塑理论其实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肯定,是一种觉醒,是一种自我意识,是一种自信。 但我说的写意不仅来自中国传统,也来自西方现实主义传统和西方现代主义抽象。 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体现了今天的包容心态以及如何在雕塑领域创造新文化。 & nbsp& nbsp& nbsp& nbsp吴为山:中国美术馆收藏与国际交流并重;& nbsp& nbsp中国美术馆是集展览、收藏、社会文化教育、国际交流、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单位。 展示和推广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收集什么也很重要。 此外,国际交流、国际推广和树立我国的文化形象也非常重要。 我有一句话:中国文化可以走出去,不用护照,不用审批。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概念并不意味着拿着护照和批文把中国艺术品送到西方,放在国外的博物馆或画廊和舞台上。 如果你把它送到画廊和舞台,没有西方人会看到它,但所有的东方人都会看到它,这意味着你仍然没有出去。 我们举办的中国美术馆之夜,其实是我们整个中国美术馆推动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方式之一。现在它被称为外国客人的特别活动。 最近还收藏了世界大师大理的雕塑。 现在我们不仅收藏现当代和古代的艺术作品,还系统地收藏不同民族和种族的艺术家的作品。 只有这样,中国美术馆才能真正成为美的殿堂,成为人们普及教育的课堂,成为人人美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