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

农民痴迷红色收藏:集毛主席像章两万余枚(图)

时间:2022-04-29 09:05:03

张健利展示了他收藏的毛主席纪念章。李宇阳

本报记者赵通讯员郑秋颖

毛主席画像、毛主席徽章、毛主席石膏雕像...这些曾经风靡一时,如今已不在人们家中常见的红色文物,是怀柔农民张健利的心头好。痴迷“红色收藏”近30年,如今,张健利的家成了一个小小的红色文化博物馆,村民们不时来他家参观。

收藏毛主席纪念章2万多枚。

张建利住在宋洋镇锁草村。谈起自己对“红色收藏”的热爱,老张说,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流行贴毛主席像、佩戴毛主席徽章,很多物件上还刻有毛主席像。“后来,我发现这些物件在人们家里变得越来越少。我觉得不能让它们消失,于是开始收集它们。”

从此他就失去了控制,所有和毛主席有关的物件都成了老张的最爱。老张“赢得”了毛主席的所有画像、石膏雕像、旧机器上的毛主席铁板和妇女刺绣。尤其是毛主席的像章,张健利特别喜欢。在他家,记者看到了两个长1.2米、宽0.8米的相框,里面装满了数百枚毛主席徽章。徽章种类繁多,包括金、银、铁、铅、瓷、树脂、石膏、石头等材质。“这只有九根牛一毛。”老张笑着告诉记者,仅毛主席一人就收藏了两万多件。[下一页]

走遍全国收集

起初是在怀柔的“淘宝”,后来随着收藏热情的日益高涨,张健利跑遍全国收集红色文物。

“陕西、江西、云南等地都有我的宝藏。”张建利拿起刻有毛主席头像的竹笔筒说,这是他在云南找到的“战利品”。“有时候,为了得到某样东西,我也不用跟别人硬蹭。”当时老张原本是去云南旅游的。当他在当地一家农舍看到这个笔筒时,他立刻动了心思把它收回家。“一开始,家里人不想给我。我干脆放弃了旅行,辛辛苦苦干了七天,终于说服家里人把笔筒给了我。”现在说起来,老张看起来还是很兴奋。

希望保持红色文化

痴迷“红色收藏”近30年,老张的收藏越来越多,除了2万多件毛主席纪念章外,还包括肖像、海报、水壶、钟表、葫芦、刺绣等物品。虽然在普通人眼里,有些东西一文不值,但在张健利眼里,只要和毛主席、革命历史有关,都是无价之宝,因为他更看重的是物件的文化历史价值。

“以毛主席的徽章为例,大体上看起来是相似的,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徽章上人物的姿态和图案并不完全相同,因为当时制作这些徽章时的历史背景是不同的。”老张说:“我收藏的不仅仅是这些老物件,还有隐藏的历史文化。”

未来,老张期待举办一场红色藏品展。“我特别希望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孩子,可以看看这些老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