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

朱元璋的神秘画像

时间:2022-05-01 01:14:07

宋朝以前,所有的皇帝都不知道自己的长相。相传唐嫣·李奔所画的《历代帝王图画书》中的十三位帝王,多为写意之作,除非画家赋予其细致的特征,否则帝王的面相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两宋皇帝已经有了宫廷画家的画像,但写意的成分仍然很强。元朝皇帝,沿袭宋的风格。明清时期,帝王画像的写实性很强,特别是清代康熙以来,出现了西方油画院画家擅长写实,后来又引进了摄影技术。现代人一眼就能看出皇帝长什么样。

文章认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特例。因为出生在蛮荒之地,从小流离失所,是个和尚。继位后,杀英雄。他的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个版本?可以说他是历代帝王中画像最多的。甚至有人说,他曾经叫了三个画家为他画像,前两个如实画像的画家都被他杀了,因为他们形神相似,夸大了朱元璋的缺陷。第三名只是通过刻意美化相似的轮廓才获得朱元璋的青睐。

民间传说也不可信。不要说朱元璋,就算是普通人,也不希望画家在脸上如实画出瑕疵,这是人性使然。另一方面,由于朱元璋出身于社会底层,与民众接触较多,他的一些外貌特征,如额头和太阳穴凸起、颧骨突出、下巴宽于上颚、大鼻子、浓眉、金鱼眼、麻脸等外貌特征,也很可能是实际情况。更有甚者,在描写朱元璋在史明《毛集集》中的容貌时,说他“俊朗出众,奇骨透顶”。前四个字虽然是漂亮的字,但后四个字是对朱元璋奇怪外貌的晦涩描述。想象一下,头上长着一块“怪骨头”是不是很奇怪?

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官方和民间都有朱元璋十六福的画像。其中,在御服右上角那位长相慈祥,佩戴楷书金“明太祖大帝”的,属于官宦和宫廷,另一位在民间流传甚广,身穿红袍,披着黑色逍遥巾。画像上方是一行隶书“明太祖真实形象”,突出了民间传说的广口性,非常夸张。其他十四个形象都是以此为蓝本,夸大妖魔化朱元璋,有的甚至在脸上不恰当地画上斑点,突出民间传说中的“三十六红麻子”。这些图像线条粗犷,部分服装冠带不符合明代的规定,显然是民间艺人的涂鸦作品。

当我想到,朱元璋的真实画像,既没有皇宫收藏的那般亲切俊朗,也没有民间版本描述的那般丑陋不堪。真实的朱元璋外表很可能很普通但有些特征却相当独特,比如大嘴(现代有很多,俗称“裹土的天空”),让人印象深刻。民间画像只是夸大了这个特征,就像现代人的漫画一样。作者不是胡乱猜测,而是有逻辑合理性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