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

名人信札热持续 阮毅成旧藏揭秘一段历史

时间:2022-05-01 01:16:13

9月18日,北京师旷2014年夏季拍卖会在北京豪苑建国酒店落下帷幕。本次夏季拍卖会共精选重要藏品2000余件,设有瓷器玉器工艺品、古代书画、当代水墨、百年水墨、首届“中国书画精品特展”等8个专场,以及“宋风绘画节”“齐家画派”“岭南雅韵”等多场特色专场拍卖会。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师旷的品牌项目——百年水墨专场,一批20世纪40年代军政要员、学者、学术界学者写给阮一诚的书信。这批290多封信件集中在20世纪40年代,涉及120多个历史党派,涉及许多时局细节,是20世纪的缩影。

这些信件的估价在300万到380万元之间,所有信件都以近780万元的价格售出。许多信件的售价比估计值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其中,梅汝璈赴日前写给阮一诚的信,被称为“东京审判”之旅的告白,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经过几轮竞价,最终以58.65万元成交;介绍马寅初中国经济学会会员的《致阮一诚的一封信和两篇论文》成交价为40.25万元。丰子恺写在《元圆堂画钞》上的《三通五文致阮一成书》,售价37.95万元。

揭露20世纪40年代事件的秘密

蒋介石的幕僚秘书阮一诚,在20世纪40年代曾担任浙江省民政厅厅长,朋友多为军政文艺界名人。这批文献的主体是20世纪40年代文远军政要员、学者之家和学者写给阮一诚的书信。有120多人,290多封信,其中陈叔同31封,沈钧儒32封。此外,还有马叙伦、马寅初、张伯苓、张宗祥、刘易之、梅汝璈、丰子恺、潘伯鹰、沙孟海、陈之佛、田汉、欧阳于谦、陈毅、沈钟久、龚培成、杜威等众多名家的墨迹。

大多数信件都包含了民国时期治国、理财、房地产、交通、人员往来等方面的信息。书信中仍有许多名人和乡村圣贤的笔迹,很少出现。这批史料的集体亮相,还原了一个充满差异的历史时代。同时,与平日只看作品的学者不同,他们的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感情强烈的生活琐事,因此具有历史、文学、文物等多重价值,可以用来考证,从多方面补充历史。[下一页]

预展期间,著名历史学家、评论家阮一成之子阮达仁和著名收藏家、美国硅谷亚洲艺术中心负责人舒建华讲述了阮一成的特殊来历以及这些信件和藏品的诸多细节。

舒建华回忆说:“阮先生在美国给我们看这些信的时候,我就知道阮先生作为一个绅士的脾气。也许他一高兴就把这些东西捐给了一些档案馆和博物馆。我跟阮先生说不能捐给档案馆和博物馆,他们只是塞在档案盒里,外人没必要借。如果他们没有复制、扫描和制作电子版的能力,这些东西在外面是看不到的。我说你应该找到最好的方法公开这件事。因为一旦出版影印,博物馆和研究专家就可以把图片和文字看做信息,收藏者可以拿走原件,可以弥补常规历史研究的缺陷。谁能想到当时的马寅初还要为自己的儿子求情?这将使我们的整个历史非常生动和人性化。”

在这些信件中,不乏沙孟海、丰子恺等资深艺术家的笔迹。作为一个大书法家,沙孟海通常会看到比较大的字体,但在与阮一诚的书信往来中,却能看到他罕见的小字。阮达仁说:“学书法的人都知道,行书、写字母是最好最自然的,这个字有多美。“这封信的故事是,当时的浙江大学原校长邵先生生活困难,想卖掉他的书。爸爸写信给当时的教育部长。

清末民国时期,书信和书信深受名人的喜爱。

事实上,近年来,名人书信逐渐成为拍卖和收藏市场的新宠,尤其是在市场和收藏者越来越重视地段文化价值的趋势下。名人信件的高价很好地反映了其在平静的市场环境中的韧性。

比如2012年,朱自清的楷书七言诗卖出了161万元。赵的信《九通》卖了120.75万元;赵孟頫的十封信以299万元的价格售出。2012年,北京师旷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2.16亿元“郭云楼”旧藏后,各大拍卖行开始对名人书信进行细分整理。在去年12月的秋季拍卖会上,北京推出了梁启超旧藏《南昌街54号藏梁氏家族重要档案》,146幅拍品全部售出,总成交价6709万元。

目前,名人书信的收藏热主要集中在清末民国时期的名人身上。郁达夫、梁启超、周作人的书信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同时期的书法家。一方面,古人的书信和书信非常稀少,基本上很难收集;另一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在文学、艺术和思想领域都出现了大量的人才,他们都受过深厚的教育,书法水平非常高,他们的书信和书信也证明了那个时代的历史。

业内人士认为,从收藏角度来看,较为罕见的书信和手稿,作者的头衔越大,历史地位越高或具有历史解密性质的价值最高。与书法不同,书法只有观赏价值,而书信、书信则是一种以书为结局的名人情感纪实,是作者才华与气质的双重体现。书信和书信的内容直接影响拍卖价格,因为它们往往可以证明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填补历史上的空白,这也是史学考证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