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div]
瓷画作为瓷器与绘画的融合,具有独特的技艺和价值。记者发现,武汉有不少书画家“摸瓷”。业内人士表示,名瓷画由于瓷瓶作品数量有限,制作难度较大,有些作品甚至比其“主业”作品还要贵。跨界“碰瓷”大多是为了繁荣。
今年4月,武汉著名艺术家冷军的瓷器藏品亮相拍卖会,让人眼前一亮。以超写实油画著称的艺术家,也开始玩瓷器了?记者了解到,湖北不少著名艺术家开始打瓷器的“副业”,既有金博兴、张謇等书法家,也有钟汝干、沈巍等著名画家。早在明清时期,“瓷画”就兴起了。当时的瓷器画家将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受到人们的青睐。上世纪中叶,、谢、林风眠、、陆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赴景德镇创作瓷板画。其中,林风眠的瓷板画因其独特的特点而受到收藏家的追捧。宣纸换成瓷瓶,平面转为立体,水墨变釉,无疑进入了画家的另一个艺术范畴。
两年前,著名书法家、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金博兴和几位艺术家一起去景德镇创作了一批瓷器作品。在金博兴看来,造一件好瓷器比写书法作品难多了,但也挺有意思的。玩瓷器的艺术家大多都是心情愉悦。业内人士表示,“名家创作的瓷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与传统工匠相比,他们有更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艺术技能。”
市场潜力股的识别是一个难题。
近年来,名瓷逐渐引起市场的关注。据报道,瓷器看似书画创作那么简单,但实际上更难生产出精品。一方面是因为艺术家做瓷器,属于跨界,对瓷器不像宣纸那么熟悉。另一方面,每件作品都要经历制坯、绘画创作、施釉、烧窑等过程,不确定性太多。瓷器作品虽然容易保存,但艺术家制作的瓷器作品数量少,创作瓷画难度更大,价格大致是画家的2-3倍。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也认为,“瓷是画传下来的,画是瓷传下来的”,画家在瓷上作画的价值已经超过了瓷本身。但目前这类瓷器仍存在流通不完善、鉴定困难等问题,市场尚未开发。
金博兴还说,如果是第一次做瓷画,就要知道创作过程。如果瓷器在烧制前由艺术家在胚胎上绘画创作,然后烧制,一般只有它的价值高。但是,如果画家在宣纸上画出一幅好画,然后通过技术将其转移到瓷器上,很多件作品可能会被烧毁,其价值也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