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石,简称空石,因其“空内腔似挂袋空”而得名。“泸州空石”的文字记载,见于殷寅德先生《易海人》所编《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卢希安县志》。在“/[k0/]石”一栏下,有这样的文字:“蓝田坝、烟墩山、桐梓林山”
1981年,住在香港的王连奎先生给来自四川泸州的妹夫莫祥先生写了一封信,谈及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对泸州的一块石头的渴望空,希望能找到一种满足的方式,来慰藉大千先生的思乡之情。川南泸州,毗邻大千先生的故乡内江,是泸州空石头“永不离家”,大千先生也将因“近”而先为人知。但根据烟墩山地区老年人的回忆,在泸州发现了大量空石头,这是抗战时期在蓝田坝机场修建的。民工挖了空块石头,机场的美军空部队和地勤人员马上买了回来带回中国。泸州空石头从此闻名海外。大千先生是如何知道泸州空石的,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我的家乡有空块石头。当然是大千先生最好的礼物。
为了满足大千先生的要求,墨香先生和他的许多同事致力于寻找空石头。1996年,作者因编辑《石梅报》而收集了当时参与此事的龙玉门先生的手稿,讲述了事件的详细经过:
从多方了解到,听说有人有一个空的石头,墨香先生让朋友动员他放出来,但是那个人因为稀有货没有做成交易。后来提到几年前有人在公园买了空石头。根据这个线索,陈大寿先生和戴志全先生一起去了园林局查询,但是时间过去了,现在没人知道了。这时,一位名叫夏的先生得知空石头被送给了大千先生,他提出要将家中珍藏了几十年的一块空石头送人。不幸的是,他带着空石头路过泸州广场时,被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撞倒,空石头碎成了两截。
于是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搜索。来自农村的蒋某自称有一块空石头,要价800元,但他没有带真品,所以暂时无法协商。与此同时,一位装裱书画的老人提供了一条信息,说是园林局有人有一块空石头,已经约定好了,条件是请大千先生给他一幅画。得到这个信息后,我觉得这个要求是可以满足的,于是陈大寿先生和龙玉门先生以及老莱曼汇店马上去了园林局,又去了空因为没有看到收石人。
在此期间,我得知王连奎的儿子将被允许去香港见他的父亲。这是一个带空石头去台湾的好机会。如果错过这个机会,即使你有空石头,也更难带到台湾省。此时,泸州市园林局副局长曾家树先生慷慨地将珍藏多年的高约38厘米、宽约26厘米、厚约8厘米的空石赠送给张大千先生。
1982年秋,谢先生把这块空石头送到成都,交给了王连奎的儿子王永森。同年冬天,王永森获准去香港探亲,于是带着空石头去了香港。海关在办理出境手续时,将此空石视为珍贵文物,不准出境。在有关方面的关注下,在签发证书并与各方协商后,才完成了出境手续。王连奎先生收到空石头后,亲自交给了台湾大学的钱先生。张大千先生得到了这块空石头。如果他得到了宝藏,他会把它放在桌子上,并立即与王连奎先生合影。另一帧是大千先生拿着空石头,定睛一看,喜气洋洋。这两张照片是王连奎先生寄回大陆表示感谢的,他说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他作为一幅画的欣赏能力。不幸的是,大千先生于1983年2月去世,噩耗传来,大家都深感遗憾。不仅没有得到大千先生的一幅画,更遗憾的是大千先生对泸州空石的爱太短暂。当然,泸州人对此更是引以为豪,因为张大千先生与泸州空石头之间的这段轶事,泸州空石头再次扬名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