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冯小刚最终没有选择《韩熙载夜宴图》来讲述他所谓的悲情故事,但那幅名画却成为近两年来最著名的古画。在古代,没有摄影技术,更没有摄像技术,一切都是靠绘画来生动地记忆事物。而要通过绘画来记录连续的画面,就要靠大师来完成了。晋代有顾恺之的《罗神颂》,在近6米长的卷轴上描绘了曹植与罗神相遇的故事。这是现存最早的长卷画。如果说后世在这方面有什么继承和超越的话,韩熙载的《夜宴图》就是最好的例子。
《韩熙载夜宴图》为南唐职业画家顾所作。史书中关于顾的记载不多。人们只知道他是江南人,正在等待南唐画院的圣旨。等待圣旨,这个职位最早是在汉代设置的,用来招非当官但有各种特长的人。唐朝初期,有许多职位需要宣布,包括文学、绘画、象棋、医学甚至占卜。这些技艺精湛的诏书都是由国子监管理,待遇优厚,但仍然不是官员(唐玄宗时,诏书曾经是官员)。
韩熙载夜宴图长335.5厘米,宽28.7厘米。现在它在故宫博物院。有专家认为,这幅画不再是顾家的真迹,而可能是宋代的摹本。对我们来说,是不是复制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记录的传奇故事。整卷分为五段:第一段是关于韩熙载和客人们听李佳明姐姐弹的琵琶。第二段,韩熙载亲自为舞伎吴王山打鼓。第三段描述宴会中间的休息场景。第四段描写女艺伎演奏管乐的场景。第五段说当宴会结束,客人逐渐离开。整幅画有五幅,整个画面交织着一种挥之不去的阴郁气氛。可以看出,主人公在自得其乐的同时,隐藏了自己对生活的巨大失望和内心的痛苦。
我们已经介绍了这幅画的艺术价值,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从大电影的角度来看画内外的戏剧冲突,似乎更有意思。
韩熙载,的狂欢
顾为什么要用心画这幅长卷?韩熙载为什么每晚都要办“酒席”?一切都在乱世的政治背景下。
韩熙载原本是山东贵族,因后唐杀父,逃亡江南做官。韩熙载年轻时博览群书,文笔不凡,在罗京一带颇有名气,因此深得南唐三大家的喜爱。李汴死后,在韩熙载的参与下,制定了“列祖”的庙号。李靖即位后,命韩熙载知道如何任用自己的官权。魔王死后,后主李煜甚至打算给他一张照片。
韩熙载三朝三主,自然会卷入宫中各方的权力之争,尤其会引起宋、、等中国重要官员的嫉妒和不满。因此,官方的动作也是跌宕起伏。等到李煜继位的时候,南唐已经摇摇欲坠,宫中各方都在互相争斗。因此,为了避祸,韩熙载去了中国境外的齐家山装病,或者通过自娱自乐来“躲避国家的命运”。
韩熙载的宴席非常招摇,就世代相传的宴席画面而言,画面中有姓名的人有4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名人。韩熙载家财颇丰。除了每月丰厚的俸禄收入外,由于文笔出色、名气广,江南还有不少人用钱和丝绸索要写碑,甚至有人用钱索要一块,再加上皇帝的赏赐,使韩熙载成为南唐朝臣中为数不多的富户。
就因为韩熙载家有钱,他才有条件养歌妓乐,招客,宴舞。家庭财富耗尽后,依然没有改变。每次拿到月薪,就会分散在表演者中,让你一无所有。这时,他会换上破衣烂衫,装成瞎子,手里拿着一把弦乐器,敲啊敲,挨家挨户乞讨食物。大家都习惯了。
为了说服他,李煜派画家顾潜入韩家中刺探,用“背记”的方法画了这卷《韩熙载夜宴图》。据说李煜曾经把这幅画给韩熙载看过,希望他能控制自己放荡的生活,把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因此,“Xi哉认为这是安全的”,仍然走自己的路。
韩熙载因病去世,享年69岁。李煜勋爵听到韩熙载去世的消息后,放声大哭,但没人知道他流了什么眼泪。从时间上看,送走韩熙载,李煜的日子屈指可数。
歌曲的结尾像一条向东流的河。
赵匡胤去世的前一年,他派兵攻打做了十五年朝臣的南唐。沦落为江南之主的李煜无路可走。以突围的形式,正式与大宋王朝打了第一仗,也是一仗。在金陵战败的李煜最终放弃了肉食,随宋军北上,被护送到汴京。这一年,李煜刚刚四十岁。他40多岁时充满困惑和遗憾。
过去只能是悲伤,却很难安排场景。庭院秋苔浸泡台阶。只要珠帘闲着,谁会整天来。金针已埋,令人精神振奋。晚上天气凉爽,月亮绽放。如果你想得到玉屋瑶庙的影子,空拍一张秦淮。
七夕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李煜出生在这一天。公元978年的这个七夕,李煜作为宋朝的俘虏庆祝了自己的二岁生日。这一天,宋太宗·赵光义(赵匡胤的哥哥)派他的弟弟赵廷美去庆祝他的生日。礼物不是美酒,而是毒药。李煜42岁生日的宴会成了他的晚餐。
这是一部大戏的结尾。
在影片结尾的人物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历史人物:晚唐的唐懿宗、唐僖宗、唐昭宗、唐哀帝、王献之、黄巢、朱温、晚唐的李徐村、南唐的徐志鹏、中唐的李靖、晚唐的李煜、韩熙载、冯延巳、顾阆中、赵匡胤、赵光义...
唉,不会讲中国故事的张达导演和冯达导演,都没能进入这样的历史,拍出这样沉重而悲情的电影。让我们以李煜的亡国之音作为这部剧的结束曲。
春花秋月是什么时候?你对过去了解多少?昨晚小楼里起了东风,故国不忍回首。雕刻的玉柱还在,但朱妍变了。问你能担心多少,就像一条向东流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