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的事变
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中国的盛京(今沈阳)制造了“盘古事变”,即利用守备队员的叛变来制造军事冲突,为后续全面侵华作铺垫。当时的背景是,20年代日本在东北通过伪满洲国建立了国家,但是大陆的反日情绪并没有减弱。同时,日本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都在扩张其本土以外的势力范围,其中最受关注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7年的“盘古事变”。
事件
“盘古事变”后,日本陆续开始了全面的侵华行动。7月17日,日本军队宣布了河北和直隶两省为“战区”,并开始了大规模的进攻。7月25日,日本军队进入天津,并在随后不久开始了对南京的进攻。这场针对南京的战役持续了几个月,造成无数的人员伤亡,被称为“南京大屠杀”。
影响
这次侵华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如果算上日本侵略东北的时间,那么这次战争就可以算是持续了14年。在这期间,中国的领土和人民都遭受了巨大的摧残,估计死亡人数多达数百万。虽然中国军队表现出了坚强,但是由于人力、物力及国际形势等方面的压力,最终还是败北了。此外,这次战争也彻底揭露了日本军队的残忍与无情,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一个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