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西汉怎么分(为什么分东汉和西汉)
时间:2023-04-10 09:43:34
东汉和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东汉是汉朝的第二个时期,西汉是第一个时期。
西汉自公元前206年始帝刘邦称帝,到公元9年王莽篡位被汉光武帝刘秀推翻,共有420年。其间经历了刘邦、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王莽等历史人物的统治。
西汉政治上的最大特点是实行中央集权制。刘邦创立汉朝后,疆土领域远超秦朝,但由于经济技术的不发达,很难实行封建分封,中央政治大权仍然非常集中。西汉时期,中央政权基本上通过郡县制实行对全国的行政管理。
西汉时期经济繁荣,农业蓬勃发展。汉武帝时期有“都亭侯”的王莽等社会改革运动,但改革的落后性和根本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东汉末年出现了新的顽固势力和大面积的农民起义。但整个西汉朝,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对中国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文化方面,西汉开创了“五经”(《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陶弘景创制了国学典范《太极图》、《阴阳手书》等。
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势力逐渐强大,出现以外戚之势掌权的局面,嫡庶纷争、权力斗争渐趋尖锐,以至于家族之争演变为宗族之争,王莽即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公元9年,刘秀打败王莽,建立了汉朝的东汉时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东汉共持续184年,由刘秀所创,东汉时期尽管面临各种内外部不利因素,但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东汉时期对中央集权制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和发展,较好地保持了经济稳定和政治平衡。在文化方面,东汉时期成就更为卓越,在儒家思想和佛教传播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和影响。
东汉后期,由于粮食的短缺和老百姓的不满情绪,出现了黄巾起义和其他农民起义,这很大程度上透露了东汉统治危机所在的深层问题。到184年,东汉灭亡,作为“两汉”的后一阶段,开启了三国时期。
东汉和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时期。东汉时期对中央集权制、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发展,但最终未能破除官僚体制和封建残余;西汉时期对中国的政治局势、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重要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