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时间
前奏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场重大战争,发生于1894年7月25日至1895年4月17日,是清朝与日本帝国之间的战争。当时,日本军备竞赛的加速,深刻刺激了间接依赖外国市场的中国开始自力更生,加快向资本主义转型。作为第一个进入资本主义世界版图的亚洲国家,日本几乎成为了当时最现代化的亚洲国家之一。同时,清朝依旧身陷半殖民地状态,国家逐渐落后,社会不断动荡,这种不平等的状况不断导致中日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紧张。
交战时间
1894年7月25日,日本驻朝鲜城池元山的士兵发生冲突,标志着甲午战争正式开始。而随着战事的继续升级,清朝决定借助唐、美等国的力量抵挡日本的进攻,而其他国家的干预反而使得战争的范围扩大。战争中,日本屡次打败各地清军主力,进攻势头愈发强劲,最终清朝不得不投降。1895年4月17日,中日双方在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开启了中国新的半殖民地时代。
战争后果
甲午战争的结果对于中国来说是严重的。清朝的封建统治被削弱,这场战争的败退印证了清政府腐朽无能的形象,引起了一系列革命运动,加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未来的革命摆下了基础。另一方面,在战争中,日本获得了台湾、澎湖群岛以及辽东半岛所有权,并获得了开城、济州岛等地投资贸易特权,日本的版图得到了扩展,成为了近代的大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