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

破釜沉舟出自哪次战争(破釜沉舟出自哪次战争)

时间:2023-08-29 06:56:52
破釜沉舟出自哪次战争

破釜沉舟出自哪次战争

什么是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指的是断绝后退的道路,豁出去拼搏,以决一败涂地一决胜负的作战方针。传说中的破釜沉舟,是三国时期吕布为消除与曹操之间的矛盾而向袁术投靠后,率领大军进攻徐州,遭到了曹操大军的阻击和追击,在桥边断掉了渡桥,焚毁船只,使自己和儿子吕虔无退路,发誓要与曹军同归于尽,拼出一片天地。破釜沉舟的精神在军事史上被无数战斗英雄采用,成为表现忠诚、果敢无畏、以死谢国、宁死不屈的重要象征。

破釜沉舟来自哪场战争

破釜沉舟一词出自《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燕将相死,士卒尽心;胜负成败,不在馀勇。是以君子不為后听之明,亦勿以徼利小功。今死生以之,岂不壮哉!是以士有不可失之节,死而后已之效,故其高者,可以为国乎?”破釜沉舟最早的案例是指公元前341年,魏将田忌与齐将孙膑和谈,破釜沉舟,孙膑等特意把骏马留给魏国人,将在短时间内造成齐军的不利。这场战争,被称为“长平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

破釜沉舟的不同阶段历史演进

在破釜沉舟的历史演进中,它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最早期的阶段,破釜沉舟只是一种古老的军事战术。在唐代,破釜沉舟一词第一次被用来比喻政治和经济领域。破釜沉舟和不可逆的努力表明了决心,并且清楚地表达了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必须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破釜沉舟的含义变得越来越广泛,并在不同的领域上派生出新的含义。总的来说,破釜沉舟一直保持其象征性的含义,并将无畏、忠诚和决心传递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