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太后的历史简介(秦宣太后的历史真实)
时间:2023-09-05 07:15:19
秦宣太后,字扶苏,是中国秦朝的皇太后,出生于公元前319年,卒于公元前238年,享年81岁。她原为秦昭襄王的王后,后来成为秦国的太后,成为秦始皇时期的执政领袖,故亦被称为秦二世的托孤母。
秦宣太后的成长经历并不为人所熟知,唯一可靠的信息是她嫁入秦国为王后,被秦昭襄王宠爱有加。秦昭襄王死后,太后被立为摄政皇后,继续协助秦国政事。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立为秦始皇,秦宣太后成为儿子秦二世(即子婴)的托孤母,成为朝廷的领袖之一。秦二世年幼,国家事务由宦官赵高和秦宣太后执掌,二人一直受到秦朝大将王离和吕不韦等人的支持。
公元前209年,秦国开始东征,秦宣太后也跟随秦将王离出征,领导秦国内部的行政工作。但是很快,秦国遭受河南地震和贼军侵扰,秦国发生大规模的政治动荡。赵高认为秦宣太后的统治无法进一步巩固,于是利用王离未能制止贼军的机会,诋毁王离的军事能力,让王离失去秦宣太后的信任,使得二人在政治上的结盟破裂。
公元前208年,王离被秦朝廷软禁,秦宣太后因看不惯赵高的作为而开始与之对抗,整肃吏治。但在此后的三个月内,赵高靠后宫太监的支持,逐渐取得了远超秦宣太后的掌控力,最终在一夜之间夺取了皇权。秦宣太后被迫下台,贬居魏国(今日河北涿州市),不久死于贬所。死后被安葬在除秦始皇之外,秦朝最高的陵墓——昭陵。
虽然秦宣太后天妒女人,残酷奢侈的作为备受批评,但她重视教育,推崇儒家思想,她对后代的影响巨大。此外,她能够在男人当道的封建社会中获得如此高的地位,与她的英明、果断和才智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