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

(组图)《清明上河图》之谜:四度被盗出宫又四度被追回

时间:2022-10-28 08:13:56

清明上河图的一部分

《古风近距离邂逅之麻将2》没带头:

2012年最受欢迎的小说是马伯庸的马王子的《麻将古风密会》,不仅销量超过50万册,还获得了各种奖项,好评如潮。时隔整整一年,马伯庸发布了《麻将博古密会2:清明上河图之谜》(以下简称博古2)。据悉,作者在微博发布万字试读,读者评论《古风2》比《古风1》写得“更好”,认为《古风2》是“2013年最受期待的小说”。

传世名作背后的故事

《古风2》主要聚焦于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自作者张择端献给宋徽宗以来,经历了13位皇帝的手,最终被末代皇帝溥仪带到了东北。它一直是皇家的宝藏,但它被从皇宫里偷了四次,又被找回了四次。失去了几千年,变成了一条血河。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清明上河图》的创作、伪造和传播的历史。同时,它包含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悬念。读者只有看到这本书的结尾,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游戏是关于什么的。[下一页]

国内古玩行业与外资的竞争

表面上看,在《古董2》中,仍有五大家族围绕《清明上河图》秘密争斗,但马伯庸告诉记者,其实故事并不局限于五大家族的争斗,而是聚焦于国内古董行业与外资的竞争。

“故事的背景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国内市场逐渐开始复苏,国外古董巨头计划进入中国发展。国内古董玩家有本土优势和政策优势,国外巨头有巨大资本支持。双方发生了很多冲突,如何选择和处理导致了很多故事。这是一个相当敏感的时期。我希望在小说中,除了向读者介绍一些古董的基本知识外,我还会展示中国转型期特定行业的特点,谈论变化中的人。归根结底,这部小说的主题不是新的,而是人性在巨大变化面前做出的选择。”

马伯庸是怎么获得这么多古董知识的?马伯庸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下来的底蕴非常深厚。只要有心去查,去学,马上就能陷进去,永远出不来。”他说:“我知道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在书上用的甚至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我不敢说我的古董知识可以称得上‘多’,连一点皮毛知识都没有,只有几根头发。这些头发够写小说了,但远不能用来研究古董。”

与马伯庸对话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推测有据可查。

广州日报:古玩近距离邂逅麻将去年9月上市。为什么麻将2的古风密会在整整一年后才出现?

马伯庸:写书是一种乐趣,但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麻将古风近距离遭遇”,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现实题材,一定要真实专业,不能出丑,否则读者不会买账。这就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从这些知识中提取出所需的材料,放入故事中而不露出任何痕迹。写作前的这些准备工作需要很多时间。

广州日报:你在《古风2》后记中写道,这个故事中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推测有据可查,那么你的故事中事实和虚构的比例是多少呢?

马伯庸:细节和知识点是真的,故事是虚构的。说白了,就是用虚构的丝线把真珠子串成漂亮的项链,挂在读者脖子上。

广州日报:你写《古董2》之前做了多久的准备工作?写作中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马伯勇:大概半年前。开始写作并没有花那么长时间。我看了很多资料,培养了一种对自己的感觉。有时候比学习更重要。你找到了正确的感觉,然后它就会势不可挡;如果你没有感觉,你会觉得如果你再试一次,你就不明白了。有感觉,找到合适的重点,然后开始有针对性地查阅,看看小说里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有时候,即使我觉得某个知识点特别好,也会刻意为之改变小说的大纲。查阅某些资料后,回去继续扩大阅读,避免缩小视野。古玩行业讲究类比。比如学习书画的时候,不能只关注书画本身。你必须涉及中国艺术、政治、科技和思想史,否则你根本无法研究它。

我写作的时候,最大的困难是保证专业性。我的心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经常写在中间,回去仔细检查一下,看有没有搞错。这一系列古风近距离接触麻将真的很有价值。如果真实性得不到保证,就会成为无根之树,失去价值。

广州日报:你打算出版几本《古物》?

马伯庸:目前没有计划。顺其自然吧。我们来看看心情。我刻意让每本书都成为一个独立的故事,这样即使有一天我写不下去了,读者也会看到完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