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

74岁图画书大师岩村和朗:我画的小老鼠永远长不大

时间:2022-10-29 07:51:36


“14只老鼠”是岩村和郎塑造的一个重要形象。

沿河朗

1939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是世界著名的绘本大师。1970年,他是一名绘本作家。之后,我离开东京,住在一个山村里,根据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经历创作绘本。他是《十四只老鼠》《七只老鼠》《小猴子坦坦坦》《小青蛙哥哥和小青蛙女孩》《两只小兔子和一个红苹果》等系列绘本的作者。延鹤郎的作品被翻译成15种语言,包括英语、法语、韩语和意大利语。他的代表作《14鼠系列》出版30年,在全球发行超过1000万册。它受到了全世界儿童的喜爱,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

74岁的岩村先生头发花白,皮肤黝黑。他不笑的时候有点严肃,笑的时候幼稚。很多人说他和他的小猴子坦坦很像。别人这样说的时候,岩村先生就会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让人比较研究,以自嘲收场。[下一页]



延鹤郎的作品一直关注自然和生活。


说到岩村和郎,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在20世纪70年代离开东京,先是举家搬到了郊区,然后又搬到了小镇Iko-CHO。当所有人都认为岩村和郎是“当代陶渊明”时,他给出的逃离城市的理由却有些出人意料。当时岩村太太偷偷申请了政府低价出租的房子。这种房子竞争激烈,希望渺茫。我没想到会马上获奖。“就像拿大奖一样,不动就可惜了。”


这个意外的举动决定了岩村和郎随后的绘画之旅。新家附近有一片杂树林,延村和郎经常在里面散步。秋天的森林充满了光明,躺在满地的落叶上,他感受到了几乎被遗忘的母亲的温暖。树林里还有一条小路,足够一个人穿过。走在小路上,岩村和郎总觉得前方有一个世界在等着他。突然,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跑了出来,吓坏了他。在这次经历中,岩村和郎觉得自己的童年记忆被唤醒了,画“14只老鼠”的灵感也出现了。


图画书《14只老鼠系列》讲述了一个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10个孩子组成的大老鼠家庭在森林里的生活。为什么是14只老鼠?延鹤郎说,没有特别的原因,就是一个家庭10个孩子最好。如果我们一起做事,比如洗衣服,挖山药,三四个孩子会比较懒,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六七个孩子正常工作,不会有太大影响。岩村先生笑着说:“和我自己一样,我有很多兄弟姐妹,他们都很优秀,所以我是不是与众不同的那种并不重要。[下一页]

“十四只老鼠”对自然作了极其细致的描写,这源于岩村和郎对自然的细致观察。画《十四只老鼠看月亮》时,岩村和郎在中秋节爬上树观察小橡子的叶子变化。“我真的觉得每一片叶子都有不同的表情”。颜和郎也感受到了生物之间的共存。“昆虫吃叶子的时候,不会一下子把所有的叶子都吃掉,而是一点一点地啃这个啃那个。我认为动物也有感情。他们一定非常同情小橡子。我觉得最好不要全吃,吃一点留一点。”

如今,岩村和郎已经过了爬树的年龄,《14只老鼠》已经出版30年了。活动现场,一个小朋友问岩村和郎,这些老鼠现在多大了?延鹤郎说,老鼠最长的寿命只有两年,但他画的老鼠永远不会死。他们永远不会长大。他们永远是小老鼠。“画小老鼠的作者永远不会长大。虽然他老了,但他的心还是个孩子。”


仔细看,你会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新京报:你说你喜欢画小世界和小动物。为什么呢?


岩黑: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从一开始就想画这样一个世界。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世界,因为这就是我想画的(笑)。我觉得小角度看周围的世界,看事件,比大角度看要好。如果从这样的角度看,可以看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仔细看,你会发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新京报:我感觉你的绘本不是以故事为主,而是以表达一种状态为主。


延鹤郎:因为绘本作家的工作就是画画。刚开始做绘本的时候,有人先写故事,然后让别人画插图,这在日本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我不想做这种工作。当时日本引进了很多欧美的作品,比如玛丽·锄艾斯的作品,我就想像他们一样自己写写画画,从而做出这样的尝试。我希望用图片来引导故事的发展,但即便如此,文字也要非常讲究,因为文字在绘本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京报:文字在你的绘本中扮演什么角色?


延鹤郎:对于孩子来说,文字更多的是大人给他们读,他们通过看图了解故事发展。有时候文字只是一个简单的指南。比如我写的东西挂在树上,孩子就会按照这个进入画面,在里面延伸话题和内容。有些地方话是不可或缺的。比如“红蜻蜓的天气预报说今晚是晴天”。如果没有语言提示孩子,他们就不知道图中的红蜻蜓在做什么。文字还可以扩展孩子的想象力。我写太阳落山,树在燃烧,山在燃烧,地在燃烧。这样可以给孩子一种感觉,想象太阳把什么都染红了。有些地方不需要文字,比如站在树上的老鼠挥舞着手,不会画画的人肯定会写出来,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我觉得,啊,这个东西我已经在屏幕上画得很清楚了,不需要用文字来表达。[下一页]

生物链是残酷的,孩子应该知道。

新京报:画了这么多年绘本,你对绘本的理解有没有改变?


延鹤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前几部作品中,我展示了我从自然中观察到的东西,但从《十四只老鼠赏月》开始,我在对自然的观察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不再只关注自然中的东西,而是更加关注自然的形成和自然中的生物链是什么。我想告诉孩子们,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天敌,甚至一粒米都是活的。


新京报:你在演讲中也提到,田鼠最大的职责其实是充当猫头鹰和狐狸的食物。为什么要让孩子了解生物链?你觉得这样对孩子残忍吗?


延鹤郎:因为孩子是活着的,他们需要知道这些事情。没有什么残忍的。如果你认为它是残酷的,你就否定了生物的自然链条和自然规律。不管什么样的生物都需要吃东西才能生存。14只老鼠之后,我又画了一个系列,就是让孩子跟着绘本里主人公的冒险去了解生物链和生物世界的组合关系,里面有一张小生物吃别人被别人吃的图片。


新京报:你的绘本与自然紧密结合。你认为如果远离自然会失去什么?


岩村郎:背离人最基本的东西,比如生命的轮回。这个问题太深奥了,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事实上,即使在家里,你也能听到各种生物的声音,看到它们的身影。如果你对自然感兴趣,经常出去观察,自然就会向你展开。但现在常见的是,即使有生物在那里,很多人走过时都好像没看见一样。我觉得人从小就应该有这种意识,就是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身边的很多生物都和你息息相关。


生活就像文化一样,应该代代相传。


新京报:1998年,你创办了一家美术馆。你能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它的情况吗?据说孩子们每个月都会来参观。


延鹤郎:我会一个月开一次讲座。有时候也会聊到身边的动植物,比如它又在哪里结果。孩子们通常会在电视上看到花朵盛开的地方,但对孩子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植物和动物在哪个地方发生了什么。


新京报:亲情也是你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能谈谈你的家庭吗?


延鹤郎:当你出生时,你将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即便如此,也有生命的延续,代代相传。生活不是我们自己的事。非常重要的是,我们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然后把它传给下一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可能很快就会离开这个世界,我觉得这种延续越来越重要。你问我的家庭。大儿子和大女儿在经营美术馆,我自己生活的延续很具体。与此同时,我现在有了六个可爱的孙子,我觉得我在生命的延续中有了自己的位置。这种书已经出版30年了,三代人都读过,跟生命的延续是一样的。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化,都要代代相传。


本版由新京报记者江楠撰写


感谢崔女士协助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