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场与艺术的结合越来越热,一个新名词——商场艺术应运而生。艺术氛围提升了商业的“气质”,艺术品本身也得益于与商场的合作。据业内人士介绍,艺术机构把艺术展览放在商场里是为了更贴近市场,商场也愿意把场地租给艺术机构。
艺术气质
上周日刚刚开幕的摄影展,似乎并没有打扰到周末商场里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相反,艺术的介入为普通商家创造了独特的气质。
艺术加商业,这是这家商场的特色。从摄影师作品的展览中,随处可见装置艺术品、雕塑、油画,巧妇芳草不遗余力地将它们摆放在寸土寸金的商场里。
乔府坊草原,去年9月正式开业,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它有500多件艺术品,其中40多件是大师级艺术家达利的雕塑。这些作品静静地散落在购物中心的每个角落。在曹芳一楼,由当代艺术家陈文玲创作的巨型雕塑“你看到的可能不是真的”,从地面一直延伸到二楼的墙壁,其视觉上引人注目的造型吸引了顾客的目光。
与专业艺术场馆不同,曹芳的这些艺术装置没有防护栏。加上国内最长的236米室内长桥和2000平方米的公共美术馆,营造出浓厚轻松的艺术氛围。在5.6万平方米的,当代艺术琳琅满目的藏品大多由开发的黄家收藏,每一件都由家族第二代传人亲自定位。草地看起来像一个小的798艺术区。[下一页]
除了各种艺术展览和位于购物区的小型展厅外,据了解,在曹芳D座10楼还有一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私人非营利性展厅。如果你厌倦了在商场购物,可以来展厅接触艺术。
曹芳市场部副总监曾林炜表示,曹芳并不是靠艺术品的存在来增加购物中心的氛围,而是在开发前就把艺术作为整个项目的一部分,研究购物中心如何与艺术共存,在设计前期,包括建筑高度、楼层、建材应用等。,艺术概念也融入到设计中。曹芳执行董事黄培秀认为这些艺术品可以帮助他。“客户会因此而留下更多。他们在这里呆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购物。
体验商业
把艺术加入商业不是华侨的原创。在国外,商业与艺术的联姻由来已久,在时尚领域有很多成功合作的先例。例如,香奈儿的设计和热卖包括艺术家的跨界合作。著名雕塑家安娜·克洛米以“长江”为主题的雕塑在法国拉斐特长期展出。在一些欧美国家,人们已经普遍接受艺术消费。日本的“商场艺术”甚至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在北京,这种新形式的商场似乎正在成为趋势。去年7月底,金融街购物中心的“易蓉空房”开业。艺术空房间计划为艺术爱好者提供各种经典艺术展览。金融街中心策划总监鲍健表示,金融街除了不断引进国内外更高档的优秀品牌外,也更加注重文化的精髓,力求将文化艺术与时尚、奢华融为一体,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享受文化艺术。[下一页]
去年10月下旬,新鸿基地产位于北京王府井的孙东安广场携手日本野田画廊推出了一场著名的版画展览,称:“这是毕加索、夏加尔、米罗、村上隆、安迪·沃霍尔等世界知名艺术家的版画作品盛宴”。
位于北京CBD金地中心的北京美美,仅仅一年时间就成为各种艺术设计展的常客,其长期目标是打造“艺术美”的独特品牌形象。
此外,北京来福士购物中心、朝阳大悦城等北京知名商场也通过与策展人合作,在各自的购物场所开设本次艺术展。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淮海路黄金商圈的上海时代广场自2006年以来多次在商业空房间举办艺术展,尤其将“艺术生活、艺术人生”定位为文化营销理念。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正在从获取有形商品向享受难忘的生活体验转变,体验式商业开始出现。
在上海,6月份刚开业的K11也把吸金的砝码放在了艺术主题上。
K1选取17组国内外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放在商场各处,供大众欣赏。为了让购物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K11下大力气打造了一个多元化的艺术互动平台,在这里你可以随处欣赏到自然环保的建筑空。
“我们的目标消费者是那些会冲动消费的人。艺术是从茫茫人海中挑选这些人的一种手段。”K11运营商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页]
只是K11“五感营销”的一部分,属于视觉和触觉的范畴。听证会上,K11找了专业团队为不同时间段、不同楼层、不同格式、不同类别选择背景音乐,有1/4拍或1/16拍。室内香氛是特别定制的,接近香草味,被认为会激发消费者的购物荷尔蒙。
业内人士表示,高端商场会更加注重文化、艺术、时尚奢侈品的融合,这其实是改善购物环境和购物体验的有力手段。
体贴和尊重
在这些与艺术融为一体的艺术品交易中,消费者除了舒适的感官享受外,还有各种便利。
在巧妇芳草原,没有笨重的购物车;没有随处可见的视频广告,不看就看不到,根本没有关闭按钮。记者看到的是超市里有适合儿童的手推车。电梯有适合孩子身高的上下按钮;具有设计感和细节变化的脚踏垃圾桶正在向消费者传达考虑和尊重。[下一页]
北京商业经济协会秘书长赖阳认为,社区商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卖场、超市+百货将被能够承载社区购物、休闲、人际交往中心功能的生活方式所超越。比如美国的巨鹰把超市变成了活生生的迪士尼,金咖啡把银行变成了咖啡店;北京的皇家粮仓和九朝俱乐部把古老的传统文化变成了最现代的时尚,大东烤鸭店把每一道菜都变成了艺术品,香港的K11把购物中心设计成了艺术中心...大型商场将让位给特色、艺术性、娱乐性、体验性更突出的休闲目的地。
在传统商业竞争日益残酷的今天,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显然是对消费者感官体验的多方位“关照”。相信很多消费者都愿意在这些有“个性”的商场里度过闲暇时光,注重消费体验。
不过,在巧妇芳草地,记者看到,生活超市区和餐饮区依然人气旺盛,购物区相对冷清。新的形式将如何促进消费刺激还有待观察。
业内人士表示,高端商场更注重文化、艺术与时尚奢侈品的融合,这也是改善购物环境和购物体验的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