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春》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它被选为中小学美术鉴赏教材。那么,老舍与画家齐白石有着怎样的艺术之恋呢?为什么这部作品不是齐白石的,而是在老舍家里收藏的?日前,记者走访了专家学者和老舍之子亦舒。
老舍在求画的同时也提供了思路。
老舍之子说:1951年,老舍选了苏的四句诗,请“七老任”作画。91岁的齐白石看后说:“不烦我,不就是‘春夏秋冬’的内涵吗?”老舍先生受到鼓舞,又找了四首比较难的诗句向齐白石要画。最难的是查楚白的《蛙声十里出春》。
【div】[/div]
山泉如何表现蛙声的意境?齐白石苦苦思索。经过三天三夜,他终于找到了灵感,完成了这部杰作。2011年,《北京文史》刊登了老舍先生当年求画的原信,其中披露了一段尘封60多年的史料。亦舒说:“老舍先生在信中用黑笔写下了《蛙声十里出泉》这首诗的内容,并在旁边用红笔批注:‘蝌蚪四五只,随水摇曳;没有青蛙,但可以想到青蛙的声音。”老舍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关说:“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泉》蕴含着命题人的心血。老舍特别尊重对齐。专题讲座说,他不是那种“看不起学者”的人。老舍的道德文章、精神、风度等方面都体现了文化巨人的高尚品格。”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说:“老舍是一位有艺术修养的大文学家,抗战时期写了很多画,懂画。老舍向齐白石要画的时候,也写了怎么画,反映出作品《蛙声十里出春》是两位大师合作的结果,很有意义,说明艺术家需要沟通交流。”
最好的朋友齐白石的最佳作品从未提出赎回这幅画。
[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春》已在小学课本、大学、研究生等美学专业的美术鉴赏课上发表,并发行了邮票。没想到,齐白石的重要作品在老舍家中保存完好。
[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div]亦舒说,这件作品是我父亲和齐白石大师艺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家的传家宝。
[div]
齐白石是20世纪的国画大师。《蛙声十里出春》具有里程碑意义。“齐白石自己的作品不是为自己而作,体现了艺术家的道德风范,是人类友谊的最高象征。孩子们捐赠的善款将促进文艺工作者之间的互动,意义深远。”薛永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