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

画家收藏80多把熨斗 藏品年代横跨两千年

时间:2022-11-05 08:33:05

明代的铁更像是一顶皇冠。

邹伟不仅是一名教师和画家,还是一名收藏家。当你走进他的收藏室,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古钱币,但让人感觉不一样的是他的铁制收藏。现在他有80多把铁器,从汉代到现代跨越了两千年。“华南没有人能超过这个数字。”邹伟对自己装满熨斗的衣柜充满信心。日前,记者走进他在深圳宝安的个人工作室,了解他与铁血的关系。

妻子做衣服。

他收集铁器。

邹伟,1966年生于南京,俄罗斯国立大学绘画硕士毕业后来到深圳大学任教。他兴趣广泛,从艺术到摇滚乐,再到收藏。他没有不喜欢的与艺术有关的东西,在收藏方面,他从不为自己设限,从墨、墨、纸、砚到古钱币,凡是“老”的东西,他都喜欢。

记者前几天来到他在宝安的个人工作室,刚收到两个外地的藏品,其中一个是几枚清朝的铁钱。另一件藏品是广州送来的一件清代铁器,铜制,长约20厘米。它看起来像一个用来舀水的铁勺子。我刚拿到的铁,还有还没去掉的干泥,木柄已经和柄分开了。“这是广州一个古董老板送给我的。不贵,只要700元。”

邹伟有一排大约两米半高的收藏架。从上到下,明代、清代和30年代前后共有20多个书架。他家的收藏室大约有60个汉唐。你为什么想到收集熨斗?邹伟笑着告诉记者,这与他从事服装设计的妻子有关。邹伟的妻子是清华深圳研究生院的服装设计硕士。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一见如故地收集铁器。

4000元一个汉代铁器。

说起邹伟收藏的第一件铁器产于清朝,那也是一种缘分。大约五六年前,邹伟拜访了一位热爱收藏的朋友。当时朋友不知道是什么。邹伟一眼就认出它是一把熨斗,非常喜欢,于是朋友大方地给了它。从那以后,邹伟失去了对铁的控制。

多年来,邹伟已经收集了80多把熨斗。他说,这个数字是华南最好的数字之一,而浙江的一位收藏家收藏了200多把熨斗。邹伟收藏的最早的汉代铁器来自拍卖。有一年,他去北京参加古钱币拍卖会。拍卖商拍卖了一件汉代铁器。当时,几乎没有人跟他叫价。他花4000元得到了一把近2000年的汉代铁器。“它刚来!”

这80个熨斗大部分是邹伟通过各种拍卖和网站购买的,一些留学生陆续从英国给他送来珐琅熨斗。这些带盖的熨斗据说产于20世纪30年代,熨斗底部刻有“中国”字样。让邹伟骄傲的是,这批熨斗中有一个18.5厘米长的大方盒铁,是mainland China唯一的一个,也是邹伟收藏中最年轻的一个。[下一页]

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熨斗使用搪瓷陶瓷技术。

邹老师教你享受铁。

在古代,熨斗通常只适用于富裕的家庭。从汉代到现代,几乎所有的铁器都是铜制的,设计变化不大。它们看起来都像勺子。除了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铁器是用珐琅上漆并盖上盖子外,汉代到清代的铁器都是黑色的,没有盖子。这些熨斗的原理是将燃烧的木炭放在容器中,用高温和光滑的桶底熨烫下面的衣服。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热武器的流行,使得炮弹头的流线型化成为工业设计领域的时尚。20世纪20年代,德国人在福建泉州建了一座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的熨斗,这种熨斗有盖子、进气口和出烟口,还有一个尖头,有点像现在使用的尖头熨斗。这时,聪明的福州人也效仿了德国人造新式熨斗,它还配有进风口和烟孔。铁的底部有“华南”字样的铭牌,说明它有自己的商标。文字/图片记者邱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