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发的四个斋名铭刻艺术轨迹
时间:2022-11-07 09:33:01
&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据悉,程世发一生中多次给自己的工作室起外号,不同时期的外号反映了他的艺术变化轨迹。 20世纪50年代,程世发觉得自己的写生技术不够,于是努力学习西方写生,深入生活写生。 此时,他给自己起了个外号“行走的鲸屋”,也就是沿袭了明代的写实绘画,意思是大家都曾追随过鲸鱼的脚步。 & nbsp20世纪60年代,他的连环画和年画进入成熟期,被调到上海国画院从事中国画创作。 一方面,他想探索如何进行艺术创新;另一方面,为了应对“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拮据,他拼命画漫画和插图来养家糊口 觉得时间不够,就把快改名为“一天休息都不教” 上世纪80年代,程世发的中国画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享誉海内外,画家络绎不绝。 程世发改名“三斧书屋”,调侃自己不过是程的三把斧子。 后来觉得“斧”字有一把厉害的剑,就改成了“三釜书店” “水壶”是一个壶。 不知道“三盆”是什么意思,他笑着回答:是国家、集体、个人的三盆。 & nbsp2000年后,程世发的身体日渐衰老。 2002年,安装起搏器后,他出院了。住在上海程家桥的新家后的第二天,他写了一首油诗:“今天,我回到程家桥,风景依然很高。” 现在,在斧头的帮助下,老人会让二草。 又有一天,他给自己写了斋戒的名字:“三盆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