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淳“文房四宝”的传说由来已久,“四方宝塔子怡街,栽柏树白牡丹倒挂”的说法也在这个县广为人知。在很多高淳人眼里,“高淳四宝”中的“子怡街”就是现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惜春古镇的高淳老街。
近日有媒体报道,宋代形成的“子怡街”在明代被淹没在故城湖底。如今被称为“子怡街”的高淳老街,与古城湖底的“子怡街”并不是同一个概念。高淳县文化保护专家康静·濮阳认为,古城湖底有一条字街,既缺乏历史文献记载,又缺乏出土文物的足够支撑,因此他坚持高淳老街就是历史上的字街。
那么,古城湖底有字街吗?
水下“子怡街”引人注目。
7月18日,有网友在微博表示:“高淳子怡街不是老街(高淳老街)?真正的字街被淹了?故城河底?”
之后,高淳县官方新闻中心微博回复这位网友:“古城湖底有字街的传说确实存在。相传北宋五年,故城湖围湖填海造地,建永丰圩900余公顷,东西排开,华山青灰石铺,两岸商铺林立,商旅不息。东巴建于明朝洪武年间,郑德七年有一次洪水。为保护下游苏锡常,东坝加高三尺,故城湖水位暴涨。自此,子怡街沉入湖底,成为高淳四宝之一。”
其实高淳一直有一个传说,古城湖底有一条字街。高淳县官方新闻中心微博的介绍,与民间传说基本一致。现在高淳老街,也叫惜春老街,就建在惜春古镇的主要河道——关西河边。关西河以东是古城湖和徐希河。这条老街在明清时期被称为“正一街”,民国元朝变更后改名为“中山街”。后来几经改名,但仍叫“中山街”。当地人习惯称之为“老街”或“子怡街”。
高淳老街的建筑特色以明清为主,缺少明代以前的建筑,使人认为始建于宋代的“子怡街”已经下沉。有网友说“我在关西河边长大,也觉得老街不是‘子怡街’”。据史料记载,明代时,关西路最早沿关西河出现,后逐渐向内推进,形成了与关西路垂直分布的陈家巷、付家巷等小巷。后来,高淳老街作为这个街区的中心街道应运而生。南京考古学家王志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淳老街的“子怡街”和古城湖底的“子怡街”不是同一个概念。
故城湖底不断发现的文物,让人怀疑故城湖下确实有一条“字街”。新中国成立以来,古城湖的面积从76平方公里缩小到35.7平方公里。即使是几次干旱也没有使湖泊干涸,所以湖底的遗迹从未见过天日。
王志高介绍,早在明朝嘉靖年间,人们就在冬春时节发现了湖中沉街的遗迹。根据韩邦宪的《广通镇坝考》,“烟花在宋代最流行。今冬明春水枯时,湖中常见砖井石井,修旧民居云。”
在《谈高淳》(高淳县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编,1996年11月版)一书中也提到:“1988年,原双塔乡在加固永联圩时,出现了许多梁、碗、坛等。是在古城湖东北岸的淤泥中发现的。”
此外,古城湖还打捞了许多文物。高淳县文物库房里陈列着许多水下文物,但据高淳县特色文化研究室主任濮阳康静介绍,这些文物大多来自汉代。[下一页]
文物专家称证据不足。
“只是民间传说,没有确切的官方记载和考古发现。”淳县高淳老街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孔说。
濮阳康静也认为,民间传说和现在的文物不足以证明“水下字街”的存在。“在没有可靠的文献记载和出土一定规模的文物的情况下,说古城湖底有字街是没有依据的。”
“目前没有记载说古城湖下有这样的街道。民间传说当然有价值,但并不完全可信。同时湖底没有规则的街道布局,也没有足够的文物证明湖底有完整的街道。”濮阳康静说。
“子怡街是否起源于宋代,真的只是一个传说,一直很难考证。”濮阳康静说。但他认为传说中的“子怡街”应该在高淳老街旁边,而且它的位置比高淳老街更靠近河岸。
他认为,古代高淳地区的贸易是沿着河湖进行的,从而慢慢形成了公平贸易。在贸易规模逐渐增大后,出现了较好的规划格局、相对简单的建筑和相对简单的商业贸易区,这大概就是“子怡街”的雏形。“但当时的建筑整体比较低矮,规模也比较简单,大部分可能是土墙。”
他认为高淳老街从明清时期就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格局,高淳老街在明代东巴兴起时也曾被淹没。“老街的水平高度为6至8米,东坝则抬高至10米,洪水来临时老街被淹。”他说当时积水可能有一米多深。到目前为止,在老街的某个地方,仍然有当年的洪水记录。
至于湖底有什么,濮阳康静更喜欢古村落。自古以来,高淳地区的居民就有沿水而居的习惯,很多居民都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建房。每当发生洪水时,他们不得不搬到更高的地方,所以很可能一些房子会被洪水淹没到底部。
古城湖出土了许多汉代文物。
湖底有什么遗迹只能通过水下考古才能发现。湖中出土的文物多为汉代,说明湖中残存的文物价值较高。
据濮阳人康静介绍,古城湖曾出土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校官碑”,名为“汉代溧阳长坂干校官碑”。它刻于灵帝广和东汉四年(公元181年),是目前江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件汉代石刻。长148厘米,宽76厘米,厚22.5厘米,16行,每行27个字,共470多字。它记录了汉代溧阳总督潘干在办地方学校方面的成就。也是韩立成熟期的重要碑文,是江苏最早的三大碑刻之一。具有重要的书法价值,现保存于南京博物院。
高淳县文物仓库内的古城湖文物,距今1800年至2000年,大致为汉代文物。古城湖以古城命名,古城兴盛于公元前541年,失传于三国吴栋时期。古城遗址位于古城湖南岸,比石头城早200多年。它是南京最早的城市,也是江苏省的文物保护单位。古城遗址尚未正式发掘,但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了西周童歌、青铜鼎、编钟、椴树驹、战国青铜剑、楚币、青铜斧、汉代砖瓦等文物。
有媒体猜测,谷城湖可能吞没了谷城的楚平王宫,所以这座宫殿可能埋在湖底。古城湖底有什么,只有通过水下考古才能揭晓。濮阳市康静说,高淳县暂时没有古城湖水下勘探和考古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