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

于右任矢志寻宝为碑林

时间:2022-11-21 08:37:32
熹平石经残石
图片资料

民国时期,于右任收藏的数百件墓志铭全部存放在Xi安碑林中,弥补了碑林空的不足。

安徽安庆徐志勇

Xi碑林始建于宋哲宗北部元佑二年(1087年),是中国古代碑刻收藏最多的地方之一。Xi安碑林不仅是东方石刻历史文化的宝库,也是书法艺术的宝库,享有“书法艺术之乡”的美誉,令海外人士向往。作为一位伟大的书法家和收藏家,于右任自然对碑林有着特殊的感情。因此,在碑林的历史上,他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18年,于右任陕西郭靖军总司令。他对陕西的历史文物因存放不当或流失国外,或遭到破坏感到焦虑。他跑遍了荆所辖各县各村,以及的破庙,收集碑刻,送往安碑林保存。他当上国民政府督军后,虽然忙于政务,但寻“宝”的野心愈发强烈。

20世纪30年代初,于右任去洛阳出差时,在一个古董商那里看到了一块东汉时期的残石。因为真伪难辨,交通不便,他付了古董商半价定金,暂时放在洛阳保存。于右任收到东汉残石非常高兴。他请人修理,运回陕西。又请关中著名学者张、刘家裕等鉴定为东汉景的一部分。刻于汉灵帝四年(175年)Xi平,东汉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所作。因此被送往安碑林保存,至今仍是安碑林最早的汉碑。人们看到了宋代遗失的《周易》石刻。

1937年,Xi安碑林改造工程完工时,于右任曾题写“西京碑林”牌匾,挂在碑林大门上方。于右任一生爱石爱石,注重收集古代碑刻,尤其是清末民初洛阳地区出土的不同世代墓志。他与原陕西靖国军副都统张芳有默契,后者也爱石爱石,北朝所有墓志铭都属于于右任。唐代的每一个墓志铭都属于张方。后来,张芳收集了1000多件唐墓志铭,运回家乡河南省新安县铁炉镇,将自己的私宅“柘炉”建成“千唐智寨”。于右任收集了200多件北朝墓志铭。在这些墓志铭中,有七对夫妇的墓志铭,于右任以“元阳奇志”为斋名,其藏石名为“元阳奇志斋藏石”。这些墓志铭大多出土于洛阳邙山,是他从民国初年到20世纪30年代收集的。起初,他想把它运到陕西,因为铁路还没有到达xi,所以他先把它运到北平。1935年,平金受到日军威胁,于右任委托杨虎城设法将藏石运回Xi安保存。这个冬天,杨虎城派马文彦去北平用火车把墓志铭运回Xi。1936年,又有一批从南京、洛阳收集的碑刻运回Xi安,捐赠给民众。1938年3月,这两批387块石碑被运入碑林安置,正好弥补了唐代以前碑林中少有的碑刻缺失。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日军空的进攻,碑林院内埋有291块“元阳奇志斋藏石”,均为1947年挖出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