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

(图)残疾青年白天乞讨晚上学画:不想靠爸妈一辈子

时间:2022-11-24 08:46:01

如果你在主城区的主要步行街遇到他,请不要误解和责骂他。

昨天下午3点,在大渡口步行街,一个用三轮车代步的年轻人眼巴巴地看着围观的群众,不停地说:“兄弟你好;你好,姐姐;你好,小朋友……”有小孩朝他面前的脸盆扔小钞票,也有老人冲他大喊:“上次给你钱,今天来了,你怎么能这样!”

26日晚10点,华严寺方丈道剑大师通过微博爆料:此寺奇人异士艺术馆有一位重残居士,白天在外乞讨,晚上学习书法,是身残志坚的典范。

这位瘫痪的青年是来自合川钱塘的唐,今年31岁。

有人对我大喊大叫

年轻的乞丐使劲笑了笑。

昨天下午,在大渡口步行街,唐笑用手推着三轮车向路人乞讨。一位中年妇女说:“真遗憾,我的脚是这样的。”一位老奶奶上前喊道:“上次我给你钱来了,今天又来了!”面对围观者的评论,唐笑试着伸出脖子,看着周围的人笑了。

重庆晚报记者发现,下午1点至3点,唐笑门前的小盆里有20元左右,主要是一元零票。给钱,主要给放学路过的小学生。

除了大渡口,小棠还将出现在沙坪坝、石桥铺、杨家坪等主要商业区。“为了不跟上班族挤公交,我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10点回家。我羡慕那种不用早起的工作。”每次唐笑收工,他父亲都会来大渡口接他。

唐的母亲黄在大渡口的一个居民区打扫卫生,她的父亲唐道云在杨家坪地区当清洁工。“只在这个区域要钱比较安全,离父母近一点。”唐笑说。

他学习绘画。

虾须就像毛毛虫。

28日下午1点,著名残疾画家、华严寺美术馆馆长黄正在教用脚画虾。唐笑的右手不能弯曲。他把虾的胡子画得像毛毛虫一样厚。

唐笑从包里拿出一张宣纸,上面有几十朵花。“这些都是刘师傅教我的。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虾涂满,而不是像一条瘦小的毛毛虫……”

在眼里,黄和刘师傅是他的恩人。一年前,在华严寺行乞时,看到黄画牡丹,产生了兴趣。“它多彩而美丽。我和黄哥都是残疾人。他不必每天早起到处跑来跑去要钱。我羡慕他。”因此,主动和黄做了朋友。此后,黄一有空就教画虾。

[下一页]

唐笑还有一个叫刘桂平的大师,辽宁画家。今年年初,来渝写生,在华严寺见到了黄的师徒。“我是声音画家,能为他做点什么吗?”刘桂平决定在重庆再呆一年,教唐笑画画。因此,每个周末和周一下午,都会跟随黄和学习绘画。

他说:“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我会画虾,还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和“人与火”的字,但是刘师傅的火在烧,我的火是死火……”为了方便学习绘画,唐笑三个月前在华严寺租了一间10平米的小屋,只有一张简易床和一个旧柜子。

学画画。

你可以不乞讨就有朋友。

唐笑一天没去上学。他说:“我缺少朋友。我相信我已经学会画画了。如果我不出去要钱,有人可以仰望我,交朋友。”现在,每个星期一对唐笑来说都是最值得期待和快乐的一天。

那天午饭后,唐笑正在学画虾,这时他接到了一个电话。“一直以来,大家都不愿意和我交朋友。除了刘师傅、黄师兄、余师姐和美国杰森。”

余姐是大渡口父母出租屋的邻居。她三十多岁。她每周一去华严寺烧香,去唐笑给他带水果和糖果。余姐姐说,虽然瘫痪了,但她很乐观,这是她的开心果。

当天下午5点,重庆外教贾森从沙坪坝赶到华严寺。杰森说,他来重庆的时候,中文不好,朋友也不多。由于事业和健康原因,唐笑几乎没有朋友。一周前,他在华严寺见到唐笑时,觉得很像自己,所以愿意和他交朋友,定期去看望他。

在华严寺,唐笑也得到很多帮助,所以他每周都去寺庙做志愿者,以回报他的好意。唐笑的弟弟今年5月1日结婚,他的小姨子又高又漂亮。唐笑想站起来,结婚生子。“有时候做这样的梦,醒来就会哭。”偷偷离开家

他向往外面的生活。

许多人问唐笑的父母为什么忽视他们的儿子。妈妈黄说,宝宝太倔强了,太渴望外面的生活,只好跟着他。

1985年,唐笑4岁,患有先天性类风湿。7岁的时候,下半身和脖子都不能动,每天只能坐在凉椅上。黄说,当止痛药无效时,每天晚上都痛苦地呻吟。

“我还记得我6岁的时候,妈妈背着我背着背包,好开心,那是我一次站起来。”唐笑流着泪说。2007年,当唐笑26岁的时候,他自己做了一辆三轮车。当他的父母上山掰玉米时,他离家出走,流浪到重庆。

“因为他害怕,就打电话给我们,所以我和他爸爸一起去了重庆。我是清洁工,他爸爸是棍子,我可以照顾他。”妈妈说一直想儿子回来,儿子却坚持在外面乞讨。

唐笑说:“我身体不好。我得花钱。我父母已经60岁了。我不能一辈子依赖他们!”几天前,唐笑的膝盖肿了。他担心自己的病情恶化。他去银行取了3000多元去医院检查。他拍拍牛仔包说:“我还有6000多块钱,想留着。如果两年内画不完,我就不再乞讨,安心学画。”

合川老家后面有一片竹子。唐笑非常喜欢它,希望将来能专门画竹子。